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武器大全 > PBY“卡特琳娜”

PBY“卡特琳娜”_武器大全


PBY“卡特琳娜”

PBY“卡特琳娜”


  PBY“卡特琳娜”(英语:PBY Catalina)是美国联合飞机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 Corporation)开发的一款军用水上飞机,该型飞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水上飞机之一,用于鱼雷攻击、夜间雷达袭击、搜救落水人员,从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个不同的衍生型号。除了美国军队之外,英国和加拿大军队也装备了这种飞机。


国家:美国

技术数据


  • 名称:PBY“卡特琳娜”
  • 首飞时间:1935年3月21日
  • 服役时间:1936年10月
  • 退役时间:1957年1月
  • 研发单位:联合公司
  • 气动布局:平直翼
  • 发动机数量:双发
  • 飞行速度:亚音速

PBY-5A

武器装备

  • (1)机头安装一挺勃朗宁0.3/0.5英寸机枪,腰部气泡观察窗和机身舷梯下的“隧道(tunnel)”中各装一挺;
    (2)机翼下挂弹架上最大可携带907千克(2000磅)炸弹/水雷/鱼雷。

技术数据

  • 乘员:7人
  • 机长:19.47米
  • 翼展:31.7米
  • 机高:6.5米
  • 空重:9,485千克
  • 发动机:两台普-惠R-1830-92“双黄蜂”发动机
  • 最大起飞重量:16,066千克

性能数据

  • 最大飞行速度:288千米每小时
  • 最大航程:4,096千米

结构特点


高单翼;

船形机身;

两台星形发动机;

收放式翼尖浮简。

使用情况


美国海军的 PBY 巡逻中队几乎完全在训练中渡过了战前短暂的和平岁月,巡逻中队的传统任务是高低空轰炸、射击、鱼雷攻击、沿海岸巡逻等。机组人员定期从所属中队的水上飞机基地起飞进行上述训练。另外每年还要进行一次“前进基地”演习,这通常是作为舰队战术演习的一部分来实施。在演习中会有一艘水上飞机供应舰向机组人员和飞机提供保障。供应舰负责在海湾或河口选择(或被指定)一处海域,用系泊浮筒为水上飞机标出起降水道,同时还负责用交通艇接送机组人员、维护飞机和进行水上机场的警戒等。供应舰设有维修车间和备件仓库,能提供演习行动所需的各种支援,包括飞机大修。

1939 年末实施的中立法案及随后的海岸中立巡逻行动实质上已经使巡逻中队进入作战状态,这为即将到来战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日本对珍珠港的突袭所造成的飞机与人员损失对夏威夷的巡逻中队来说是个灾难。第1巡逻机联队的 27 架飞机被毁,6 架受损,仅3架正在巡逻的PBY得以幸免。在珍珠港福特岛整个 VP-22 中队在遭受炸弹袭击并摧毁滑行斜坡后失去了战斗力。珍珠港事件的前几周,菲律宾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美日巡逻机在沿岸巡逻中都避免接触。为了保存战力,第10巡逻机联队受命疏散到偏远基地。尽管美军已经预先做了准备,但在12月8日,日机对菲律宾的美军航空兵力发动压倒性打击,在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的情况下第10巡逻中队的许多PBY在战斗的头几天内就被摧毁在系泊地。12月11日就有7架巡逻归来的飞机被日机低空扫射摧毁在锚地。

PBY-4与敌机的空战暴露了PBY的易损性。由于缺少保护人员的装甲和自封油箱,在遭受敌机攻击后存活机会渺茫。在不多的PBY编队遭受攻击的记录中,显示了PBY飞行员战术上的权限,他们并没有尝试保持编队的完整性以使用自卫火力互相支援。

实战中还发现PBY赖以对抗尾部攻击的腰部机枪站火力不足。虽然所配置的勃朗宁机枪是相当可靠的武器,但腰部机枪站缺乏保护机枪手的装甲且无法持续供弹。PBY-4上的12.7毫米机枪都使用标准50发弹箱,以勃朗宁机枪每分钟 600~800 发的射速来说,机枪手可以在一次10秒持续射击中就消耗掉一个弹箱,然后他先要卸下空弹箱,再从架子上取出新弹箱装上,才能上膛继续射击。尾随的日机飞行员能清楚地看到机枪手在换弹箱的动作,于是乘 PBY 无力反抗之机抵近射击。

1941年12月27日凌晨,VP-101中队的6架PBY-4从荷属东印度群岛安汶岛(Ambon)起飞攻击菲律宾霍洛港(Jolo)的日军舰艇。每架飞机挂载 3 枚 227 千克炸弹,计划进行 3 机双编队水平轰炸。途中6机分为两个编队飞行,到达目标区后,领机编队进行圆周飞行等待第二编队,但第二编队错过了领机,继续飞行看到目标后就开始进入轰炸,立即招致日军防空火力的还击。第二编队轰炸了港内的日本巡洋舰和大型运输舰,在退出轰炸时,一架 PBY被击落,其余两架安全返回安汶岛基地,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为领机编队带来了灭顶之灾。

领机编队在10分钟的绕圈等待后,看到天空开始发白,就开始攻击。这 3 架 PBY在3600米高度转向目标,但此时被激怒的军舰和岸上防空炮火发现了领机编队并对其猛烈射击,同时6架战斗机(可能是零式)出现在空中。枪弹从各处射向 PBY 编队,由于规避战斗机使PBY无法保持编队,各机独自发起攻击。混战中两架零式被击中退出战斗,其余继续拦截卡特林娜并击落了领机,两架僚机见无法继续实施水平轰炸,于是向目标舰进行俯冲投弹。炸弹在约 3,000 米高度释放,在投弹后飞机仍继续俯冲以期摆脱零式。一架 PBY 在 300 米高度被击中起火,三名乘员跳伞,其余4人被困,但在飞行员的努力下迫降成功,另一架PBY在两名机枪手死亡,一名乘员重伤,飞机部分失控的情况下进行迫降但在触及水面时爆炸,幸存者在经历了两个星期的逃亡后回到了部队。

第10巡逻机联队在战斗开始时有43架PBY-4,但是到12月13日仅剩11 架可飞,联队向南转移到西里伯斯岛(Celebes)万鸦老基地(Manado),后又撤到苏腊巴亚(Surabaja)。12月23日,幸存的人员和飞机并入VP-101中队,同时撤销了VP-102中队编制。随着日军向东印度群岛的步步逼近,PBY继续向南撤退,在2月底最终抵达澳大利亚时仅剩4架。

反舰作战:PBY曾被临时用于鱼雷攻击任务。事实上所有列装的PBY都能挂载标准航空鱼雷,但这需要在翼下的炸弹挂架上安装转换器,以挂载鱼雷及所有必要的发射装置(功能包括解除战雷头保险、起动发动机,手动或电动释放鱼雷)。驾驶舱仪表板上方,安装了一具海军研发的鱼雷指挥瞄准器,向飞行员提供瞄准信息及鱼雷释放点。

二战中PBY实施了大量鱼雷攻击,多数是在战争初期的夜间多机实施攻击。PBY取得了一些战果,并且自身损失很小。在有了更好的鱼雷机后,1943年之后海军就很少用卡特林娜进行鱼雷攻击了。

型号演变


  • PBY-1 水上飞机
    • 在1935年6月29日签订的60架PBY-1的合同中,单价是9万美元连备件。1936 年9月联合开始交付PBY-1,10月5日首架生产型在圣迭戈林德伯格机场(Lindbergh Field)的联合工厂被海军机组接收,后者驾机飞过圣迭戈湾抵达北岛(North Island)的海军航空站。11F 巡逻中队(VP-11F)成为海军首个接收 PBY的单位,但同一基地的6F中队(VP-6F)却成为首个完全装备PBY的中队。
    • PBY-1 的动力装置是普惠 R-1830-64,起飞功率900马力。自卫武器包括机鼻机枪转塔的一挺7.62 毫米机枪,腰部机枪站的两挺 7.62毫米机枪,以及腹部机舱内的一挺7.62 毫米机枪。除腹部机枪备弹500发外,其余机枪都是1000 发。腰部机枪站也可以安装 12.7毫米机枪,但弹药减少到800发。攻击武器包括4枚147千克深水炸弹,4枚225千克炸弹,或4枚454千克炸弹,或两枚646千克 MarkXIII 鱼雷。
    • 舰队巡逻中队在 P2Y上获得的经验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 PBY-1,从此PBY系列开始树立了性能与可靠性方面的良好声誉。与所有新型号一样,服役初始总会碰到一些问题,但其中大部分都无关紧要。海军、联合、普惠三方迅速制定出修正措施,或在中队人员的帮助下,或由厂商驻基地技术人员付诸实施。
    • 由于对PBY可靠性的信任,许多中队在换装PBY后都选择了从换装地直飞基地,这几乎成为PBY交付的传统。珍珠港基地的VP-6F中队前往圣迭戈换装PBY-1,换装完毕后该中队于1937年1月27日傍晚驾驶12架PBY-1编队飞离圣迭戈,21小时48分后抵达珍珠港上空,这是一次跨太平洋的远距飞行,也是PBY首次“例行”大规模交付飞行。1937年4月,VP-11F将12架PBY-1 转场至夏威夷,6月 VP-3F将23架转场至运河区可可-琐罗(Coco Solo)基地,航程5297公里,耗时 27小时58分。所有这些飞行都按时完成且没有遭遇事故或机械故障,轰动一时。
    • 最后一架PBY-1于1941年11月25日交付舰队巡逻中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仅剩一小部分PBY-1继续在一线中队中服役,大部分幸存飞机(至 1941 年底,60架飞机损失6架)被转交给位于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ie)和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的训练中队。1945年1月31日最后1架PBY-1在科珀斯克里斯蒂退役。
  • PBY-2
    • 1936年7月25日,就在第一架PBY-1交付前的一个多月,军方与联合签订了PBY-2的生产合同,总数50架。PBY-2沿用了1的发动机,主要改进之处是整体式平尾及嵌入式升降舵,方向舵中段开槽以容纳平尾根部,这样消除了PBY-1上为避免干扰方向舵而在升降舵根部的V形缺口。有14架PBY-2安装了寇蒂斯电气(Curtiss Electric)螺旋桨,是唯一没装备汉密尔顿螺旋桨的一批 PBY。
    • 首架PBY-2在1937年6月完工,圣迭戈第11巡逻中队首先装备新型号,到10月接收完毕12架。可可-琐罗的VP-2到11月换装完毕,珍珠港的VP-10在年末接收完毕12架。VP-7和VP-17在1938年1月 PBY-2生产结束时部分装备了该机。借鉴装备PBY-1时的经验,换装PBY-2的中队都前往圣迭戈进行换装训练,随后驾驶新飞机返回基地。
    • VP-2于1937年12月8日将14架PBY-2转场返回运河区可可-琐罗基地。1938年1月19日,创造跨太平洋转场飞行先例的VP-10中队(1934年1月10/11日驾驶6架P2Y-1转场至夏威夷)将18架PBY转场到夏威夷,航程4108公里,耗时20小时30分。1942年5月21日,巡逻中队的最后一架PBY-2转交给训练司令部,1945年4月30日,最后一架PBY-2从海军装备清单上注销。
  • PBY-3
    • 1936 年海军与联合签订了66架PBY-3的订单。PBY-3根据部队使用经验做了一些细微之处的改进,结构上有些变化,另外还增加了一些装备,但总体而言与PBY-2区别不大。PBY-3装备900马力的普惠 R-1830-66发动机,这样尽管总重有所增加,性能还是有所提高。新发动机采用下吸式汽化器,所以原先型号在发动机罩下方的汽化器进气口被移到顶部。
    • 圣迭戈的VP-7和VP-9,珍珠港的VP-4和VP-18,可可-琐罗的VP-5,以及新近在西雅图成立的 VP-16,在1937-38年间都换装了 PBY-3。VP-4和VP-5 自行将他们的新飞机飞回基地,遵循海军单位自行将飞机从交付地飞回基地的政策。
    • 珍珠港的VP-21和VP-22,可可-琐罗的VP-32到1941年12月7 日才完全装备PBY-3。珍珠港事件中,VP-22有6架 PBY-3被毁。1943年3月11日,最后一架PBY-3从可可-琐罗的VP-32中队退役,与先前型号一样,退役的 PBY-3都转到训练司令部。1945年5月31日最后一架PBY-3从海军退役。
  • PBY-4
    • 1937年12月18日海军定购了33架PBY-3,这是所有PBY家族中数量最少的型号,且最后4架被用作PBY-5的试验台。PBY-4与-3之间的区别不大,发动机改为普惠R-1830-72,起飞功率1050马力,3658米高度功率900马力,极速317公里/小时。螺旋桨毂装有整流罩,这是PBY-4独有的。
    • 最后4架PBY-4,BuNo1241、1242和1243成为PBY-5的测试机,安装了腰部气泡状观察窗,其中1241还安装了为PBY-5设计的新垂尾和发动机舱。
    • 1938年年中,隶属珍珠港第2巡逻机联队的VP-1,在交出了PK-1 双翼机后前往圣迭戈换装PBY-4并进行训练。换装结束后,该中队在1939年6月28日将15架PBY-4飞回夏威夷。9月VP-1更名VP-21,受命前往菲律宾加入大西洋舰队。在这次途径中途岛、威克岛和关岛的史无前例飞行中该中队没有发生事故,顺利抵达菲律宾,成为建设中的美国海军远东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40年该中队被编入大西洋舰队第10巡逻机联队,番号又改回到VP-1。
    • 其他装备PBY-4的单位只有VP-18,也隶属第2巡逻机联队。到 1939年年中,该中队已装备16架崭新的PBY-4,番号改为VP-13,但是在1939年7月海军巡逻中队整编时又改为VP-26。这还不是最终的番号,与VP-1中队一样,VP-26沿着VP-1的飞行路线前往菲律宾,1940年12月16日抵达马尼拉,加入新成立的第10巡逻机联队,该联队母港菲律宾卡威提海军航空站(NAS Cavite)。VP-1最终番号为VP-101,VP-26为VP-102。
  • PBY-5
    • 1939年秋联合公司的PBY项目似乎陷入了低谷,此时离最后一架 PBY-4交付海军已近一年,在一线服役的PBY也将退役,而联合公司更先进的 Model 31还在研制中。但9月希特勒入侵波兰后英德开战,皇家空军立即向联合定购了106架 Model28-5(PBY-5),英国称为卡特林娜 I。1939年9月美国确立了中立巡逻方针,从而对巡逻机的需求量大增。12月20日美国海军采购200架PBY-5,这是自一战一来美国海军最大的一笔军机采购。
    • PBY-5的几处改进已经在最后交付的4架PBY-4上经过了验证。平尾和升降舵经过,方向舵后缘成直线。在外观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将原先腰部机枪窗口的滑动门改为气泡状观察窗,扩大了腰部机枪手的射击观察范围,并将自卫武器统一为12.7毫米口径。另外把PBY-4安装在机身上的无线电测向仪环形天线移到机翼上。PBY-5的动力装置为一对普惠R-1830-82,起飞功率1200马力,驱动汉密尔顿标准液压控制螺旋桨。PBY-5极速322公里/小时,最大航程3162公里。1940年9月海军接收了首架 PBY-5。第二架 PBY-5 BuNo 2290 转交给海岸警卫队。9月15日,海军又增订 90架PBY-5,并在10月将“卡特林娜”定为PBY正式绰号。
    • 英国定购的Model28-5在1940年11月开始交付,因在装备上的略微不同又被分为卡特林娜 I/II 型。这些出口的飞机由美国对外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先飞到英属殖民地百慕达群岛(Bermuda),然后英国机组人员接手完成前往英国的最后飞行。皇家空军海防总队第209和240中队首批装备了卡特林娜。美国海军派出了16名经验丰富的PBY飞行员来帮助英国同行进行转换。1941年5月,第209 中队编号WQ-Z的卡特林娜发现了在北大西洋逃逸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 1940-1941年间,联合不断接到水上巡逻机的追加订单,卡特林娜是当时盟国唯一的水上巡逻机。澳大利亚定购了18架卡特林娜 I,加拿大定购36架,称为坎索,荷兰为东印度军队定购36架,法国定购30架,法国陷落后这批飞机转交给了英国。这些出口的卡特林娜与美国海军的飞机共用同一生产线,结构上与海军的 PBY-5一样,但在内部的军械、无线电、救生装备等细节之处按购买方标准实施,所以各不相同。
  • PBY-5A
    • 1939年春最后一架生产型PBY-4 BuNo1245 被改装为水陆两用飞机,安装了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完全收入前机腹,主起落架收入机身两侧的轮舱内。改装完毕后飞机空重增加了1043 千克,型号也改为 XPBY-5A。原型机在1939年11月22日首飞。认识到水陆两用飞机的实用性与多功能性后,海军在1939年2月签订了合同,将定购的后30架 PBY-5改为 PBY-5A 两栖机。盟国跟进定购 PBY-5A两栖机。1940年12月5日海军又增订了 134架PBY-5A,1941年6月增订30架,1941年10月增订22架。
    • 1940年波音在温哥华的波音加拿大工厂开始按许可证生产PBY,首批55架坎索A(PBY-5A)是由联合提供的组件组装的。
    • 1953年10月2日,空军第14歼击航空兵师第42歼击航空兵团飞行员曹永在青岛附近乍连岛上空击伤1架PBY-5A。
    • 1953年11月6日9时5分,中国海岸警戒雷达发现1架PBY-5A侵入荣城以东80公里的海面上空,伺机对青岛外围进行侦察活动。空军歼击航空兵14师41团值班双机于10时升空拦截,长机为林钧才。10:15分在乍连岛东南20公里处,入侵的PBY-5A与我军米格15交火,经过5轮攻击,PBY-5A被击落,机组人员悉数毙命。
  • PBY-6A
    • PBY最后的生产型是PBY-6A两栖飞机,在这种飞机上继承了先前型号特别是PBN的改进。同时还增加装甲、自卫火力和雷达。为了不影响PB4Y-2私掠船(Privateer)的生产,卡特林娜的生产被移到联合新奥尔良新厂,这个工厂原先是为已被取消的P4Y-1柯雷吉多尔(Corregidor)准备的。在1945年1月至9月间,联合共生产了175架PBY-6A,其中30架租借苏联,75架进入美国陆军航空军作为 OA-10B 搜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