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类型: 飞行器 舰船舰艇 机械与单兵 坦克装甲车辆 火炮 导弹武器 太空装备 爆炸物
分类: 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护卫舰 两栖作战舰艇 核潜艇 常规潜艇 水雷战舰艇 导弹艇 巡逻舰/艇 保障辅助舰艇 气垫艇/气垫船 其他
国家: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苏/俄 日本 印度 韩国 以色列 朝鲜 巴西 荷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意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比利时 丹麦 挪威 希腊 前南斯拉夫 新加坡 罗马尼亚 芬兰 泰国 爱尔兰 克罗地亚 伊朗 土耳其 阿联酋 墨西哥 巴拿马 南非 乌克兰 巴基斯坦 埃及 波兰 阿根廷 缅甸 瑞典
满载吨位: 500吨以内 500-2000吨 2000-5000吨 5000-10000吨 10000-50000吨 50000吨以上
“弗莱维费斯肯”级
在丹麦的"标准-灵活 300"(SF 300)计划下,丹麦海军提出新型"弗莱维费斯肯"级多任务舰艇的建造意见。“弗莱维费斯肯”级采用了标准船体和集装箱化武器系统和设备,能够允许舰艇快速变换任务用于监视、水面战斗、反潜战、水雷对抗/猎雷、布雷或执行污染监控任务。
国家:丹麦
技术数据
- 名称:“弗莱维费斯肯”级通用巡逻舰
- 建造时间:1985年7月
- 下水时间:1986年4月26日
- 服役时间:1989年12月19日
- 现状:在役
- 制造厂:丹麦造船公司
- 满排吨位:500吨以内
“瑞文”号
技术数据
- 舰长:54米
- 型宽:9米
- 满载排水量:480吨
- 续航距离:18节航速下航程2400英里
- 航速:30节
武器装备
- (1)导弹:反舰导弹--8部麦•道“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防空导弹--3部Mk 48 Mod 3型双联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海麻雀”防空导弹(用于攻击、水雷战任务);
(2)火炮:1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3英寸)/62超速舰炮;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
(3)鱼雷:2部533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Eurotorp Mu 90型鱼雷;
(4)水雷:60枚(仅用于布雷任务);
(5)诱饵:2部“海蚊”130毫米DL-6T 6管诱饵发射装置。
结构特点
3英寸舰炮安装在A位置;高干舷在烟囱附近下降过渡至后甲板;高大的多角式中央上层建筑与艇身融合;高大的封闭式主桅位于艇舯部,Aws 6或TRs-3D对空/对海搜索雷达(P 557-563号装备)天线位于顶部;非常低矮的外观轮廓,主桅后方的烟囱顶部为黑色,后缘倾斜;2部“鱼叉”反舰导弹倾斜发射装置交叉配置,位于烟囱后方甲板隔断处;2部鱼雷发射管(分别位于左右舷)位于反舰导弹外侧;
备注:整体设计允许该级舰可以在攻击、巡逻、水雷战等多任务中转换,而上述任务转换可在48小时内完成。
使用情况
1984年丹麦政府批准采购第一批七艘舰艇,1985年7月该级舰艇开工建造。1990年6月丹麦政府再一次签署购买六艘舰艇的合同。丹麦海军原计划1993年再订购三艘,但由于预算紧张而减为一艘。第三批:"斯洛文"号(Soloven),舷号:P563,1995年下水,1996年5月28日服役。
"弗莱维费斯"级多任务舰艇最终建造总数为14艘。在建造中部分系统存在一些差别,例如该级最初七艘主搜索雷达采用AWS-6 2D G-波段雷达,最后七艘则采用TRS-3D 3D/16 G-波段雷达。
1999年6月-8月,北约在亚德里亚海举行"联盟收获"军事演习,由北约的两支常设"水雷对抗"(MCM)特混大队:"水雷对抗"北方舰队(MCMFORNORTH)和"水雷对抗"地中海舰队(MCMFORMED)参加。这次演习具有很强的实战色彩,两支多国"水雷对抗"行动小组清除了80多枚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北约"联合部队"空袭塞尔维亚时投掷在亚德里亚海的炸弹和导弹。其中丹麦"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的"马克瑞兰"号(P554)表现得特别高效,丹麦舰只共发现了23枚炸弹和2枚旧式弹药。1998年5月,北约组织在波罗的海举行的"蓝色游戏"军事演习中,"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的"斯卡顿"号、"格兰特恩"号和"维本"号作为快速攻击艇舰队的成员参加。
型号演变
“弗莱维费斯肯”(F1yVefisken)级通用巡逻舰/猎雷舰/布雷舰/测量舰共建成14艘,舰名(舷号):
- “弗莱维费斯肯”号(P550)
- “哈金”号(P551)
- “哈维凯特恩”号(P552)
- “拉克森”号(P553)
- “马克瑞兰”号(P554)
- “斯托恩”号(P555)
- “斯维尔费斯肯”号(P556)
- “格兰特恩”号(P557)
- “格里本”号(P558)
- “洛门”号(P559)
- “瑞文”号(P560)
- “斯卡登”号(P561)
- “维本”号(P562)
- “索罗文”号(P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