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类型: 飞行器 舰船舰艇 机械与单兵 坦克装甲车辆 火炮 导弹武器 太空装备 爆炸物
分类: 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护卫舰 两栖作战舰艇 核潜艇 常规潜艇 水雷战舰艇 导弹艇 巡逻舰/艇 保障辅助舰艇 气垫艇/气垫船 其他
国家: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苏/俄 日本 印度 韩国 以色列 朝鲜 巴西 荷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意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比利时 丹麦 挪威 希腊 前南斯拉夫 新加坡 罗马尼亚 芬兰 泰国 爱尔兰 克罗地亚 伊朗 土耳其 阿联酋 墨西哥 巴拿马 南非 乌克兰 巴基斯坦 埃及 波兰 阿根廷 缅甸 瑞典
满载吨位: 500吨以内 500-2000吨 2000-5000吨 5000-10000吨 10000-50000吨 50000吨以上

CVN-75/杜鲁门号/Truman
哈利·S·杜鲁门号航空母舰(USS Harry S. Truman CVN-75),或直接称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八号舰,1993年11月29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铺设龙骨起造,最初命名“美国号”,1995年2月在铺放龙骨之前改名杜鲁门号,1996年9月7日命名,同年9月13日开始正式下水,1998年1月船员开始登舰,1998年6月11日通过造船厂的测试,6月25日完成试航,是世界上最新造的几艘超大型作战用船舰之一。本来造船厂测试和试航计划在1998年5月进行,但是由于一座反应堆在水压试验时产生的噪声使得这些测试被推迟。杜鲁门号是以美国第33任总统哈利·杜鲁门命名。该舰于1998年7月25日编入美国大西洋舰队服役,母港维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
国家:美国
技术数据
- 名称:CVN-75/杜鲁门号/Truman 航空母舰
- 建造时间:1993年11月29日
- 下水时间:1996年9月7日
- 服役时间:1998年7月25日
- 现状:服役中
- 制造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
- 满排吨位:50000吨以上
“尼米兹”级
技术数据
- 编制:5,680人
- 舰长:332.9米
- 型宽:40.8米
- 满载排水量:101,600吨
- 续航距离:无限距离;20-25年
- 航速:30节
乘员
武器装备
- (1)2座海麻雀导弹发射器
(2)2座21单元RIM-116滚体导弹
(3)3座密集阵近防系统
结构特点
使用情况
目前杜鲁门号的基地是诺福克。其第一次任务是从2000年11月28日至2001年5月23日参加南方守望行动(Operation Southern Watch)。从2002年12月5日它再次参加这个行动,并参加了伊拉克战争。2003年5月23日它返回母港。2004年10月13日它离开诺福克再赴波斯湾,2005年3月19日离开。2004年它获得美国大西洋舰队战备最良好的舰只的荣誉,从2003年至2005年它连续三年获得作战效率奖赏。
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东海岸造成巨大损失后杜鲁门号于2005年9月1日开赴墨西哥湾海岸,成为美国海军营救任务的旗舰。在从事营救任务五星期后它于2005年10月回到母港。
2006年1月杜鲁门号按计划进入船坞,它获得多个系统改良、预防性维护以及在制造时就已经出现的小的焊接错误。
2006年12月杜鲁门号离开诺福克海军船厂,进入训练阶段。2007年4月训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