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类型: 飞行器 舰船舰艇 机械与单兵 坦克装甲车辆 火炮 导弹武器 太空装备 爆炸物
分类: 步兵战车 主战坦克 特种坦克 装甲运兵车 装甲侦察车 装甲指挥车 救护车 工程抢修车 布/扫雷车 越野车 其他特种装甲车辆
国家: 中国 美国 苏/俄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韩国 印度 伊朗 以色列 奥地利 克罗地亚 意大利 巴基斯坦 波兰 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 新加坡 西班牙 瑞典 土耳其 巴西 比利时 埃及 匈牙利 荷兰 葡萄牙 捷克 斯洛伐克 南非 瑞士 芬兰 加拿大 乌克兰 前南斯拉夫 约旦 阿根廷 希腊 爱尔兰 智利
BMP-23步兵战车
为满足保加利亚陆军需求,保加利亚防务工业研发了BMP-23步兵战车,该车使用了一系列保加利亚特许生产的俄罗斯MT-LB多用途装甲车和2S1型122毫米自行火炮系统的部件。
国家:保加利亚
技术数据
- 名称:BMP-23步兵战车
- 诞生时间:1972年
- 底盘类型:履带式
- 轮胎负重轮数量:七对
性能数据
- 乘员与载员:7人
- 车长:7.285米
- 宽度:2.53米
- 高度:2.53米
- 战斗全重:15,200千克
- 最大速度:61.5公里/小时
- 最大行程:600公里
结构特点
从乘载员的分布和总体布置上来看,车体前部为驾驶室,驾驶员位于左侧,步兵班班长位于右侧:车体中部为动力舱:中部偏后为战斗室,车长和炮长位于其中,炮塔的位置明显偏后,车体后部为载员舱,6名载员背靠背而坐。一般情况下,3名乘员乘车战斗,7名载员下车战斗,也可利用射击孔在车内向外射击,或打开载员室上方的舱盖探出半个身子向外射击。车体两侧各有3个射击孔,后门上左右各1个射击孔。这样,全车共8个射击孔。车体前部的2个射击孔用于PK机枪射击,其余的射击孔用于载员的AK-47自动步枪射击。车体后部有2扇左右开启的后门。和BMP-1/2步兵战车一样,后门上还是1个燃油箱,其设计的巧妙和“见缝插针”的做法值得称道。
炮塔为保加利亚自主设计,双人炮塔,车长在右,炮长在左,炮长有1具昼夜两用瞄准镜,而车长有3具昼间用瞄准镜。此外还有夜间照明用的探照灯。主要武器为1门2A14型23毫米机关炮,发射的弹种为曳光杀伤燃烧弹(HEI-T)和曳光穿甲燃烧弹(API-T),炮口初速都为970米/秒,最大射程2000米。曳光穿甲燃烧弹可击穿BMP-1/2一类步兵战车的主装甲,也可击穿低空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的装甲。23毫米机关炮的弹药基数为600发,配用的瞄准镜具有4.5倍的倍率、40度的视角;7.62毫米并列机枪的弹药基数为2000发,配用的瞄准镜则具有5.5倍的倍率和11度的视角。
炮塔后部上方有1具AT-3"耐火箱"反坦克导弹发射器,采用目视、有线制导方式,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有效射程500-3000米,破甲威力为400毫米均质钢装甲,只能用来对付老式坦克或步兵战车一类的主装甲,用来对付当代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和反应式装甲则显威力不足。反坦克导弹的数量为4枚。因目视跟踪,射手需要一直操纵导弹的飞行。再装填反坦克导弹时,乘员要爬到炮塔外面去装弹,在战斗情况下危险性比较大。新型的BMP-23A步兵战车将AT-3换为AT-4"塞子"反坦克导弹,使破甲威力有所提高。
除战车上的武器之外,步兵携带的武器也是洋洋大观,包括1具RPG-7反坦克火箭筒和6枚火箭弹;4具RPG-22轻型火箭筒(选用),1具SA-7防空导弹发射器和2枚导弹(也可选用SA-14/16防空导弹发射器);2挺PK型7.62毫米轻机枪(选用);6支AK-47突击步枪。可见乘车战斗的步兵班手中的武器还是蛮厉害的。
动力装置为YAMZ-238型V型八缸水冷柴油机,通过增压强化,使原型的最大功率由240马力增至315马力。BMP-2步兵战车的最大功率也由1型的300马力增至350-400马力。说明步兵战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很有必要。变速箱为手动式,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它虽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但与自动变速箱相比,技术上比较落后。悬挂装置为扭杆弹簧式,每侧7个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也是步兵战车通常的布置方式。
BRM-23为侦察车,布局和武器配备与BMP-23步兵战车类似,五名成员,装有附加监视设备。
BMP-30为BMP-23安装俄罗斯BMP-2步兵战车炮塔,炮塔装有一门30毫米加农炮、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AT-4/AT-5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炮塔两侧各有一具烟幕弹发射器。
使用情况
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右侧可乘坐一名步兵,后侧是动力舱,双人炮塔居中,炮长位于炮塔左,车长在右。23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2000米,右侧装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AT-3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3000米。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六名载员背靠背而坐,步兵从车后的门进入载员舱。载员舱装有射孔、辅助瞄准装置和顶部舱盖。
BMP-23具备完全两栖能力,在水中靠履带推进,入水前防浪板竖起,不用时防浪板折叠于车体前上装甲。标准设备包括加热器、火灾探测/灭火系统和导航系统。该车还可通过向车体右侧的发动机排气口注入柴油设置烟幕屏障。
型号演变
1972年,保加利亚获许生产苏联的MT-LB多用途履带式装甲车,在MT-LB履带式装甲车底盘的基础上,保加利亚军方又进一步改装成BMP-23步兵战车。这使保加利亚军队第一次有了国产装甲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