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类型: 飞行器 舰船舰艇 机械与单兵 坦克装甲车辆 火炮 导弹武器 太空装备 爆炸物
分类: 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护卫舰 两栖作战舰艇 核潜艇 常规潜艇 水雷战舰艇 导弹艇 巡逻舰/艇 保障辅助舰艇 气垫艇/气垫船 其他
国家: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苏/俄 日本 印度 韩国 以色列 朝鲜 巴西 荷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意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比利时 丹麦 挪威 希腊 前南斯拉夫 新加坡 罗马尼亚 芬兰 泰国 爱尔兰 克罗地亚 伊朗 土耳其 阿联酋 墨西哥 巴拿马 南非 乌克兰 巴基斯坦 埃及 波兰 阿根廷 缅甸 瑞典
满载吨位: 500吨以内 500-2000吨 2000-5000吨 5000-10000吨 10000-50000吨 50000吨以上
“巴罗索”级
“巴罗索”号轻型护卫舰是巴西将海军主战舰艇的国产化最新成果,于2002年12月20日下水。作为“伊哈乌玛”级的改进版,“巴罗索”级对军舰的舰型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舰体前部改用大飞剪艏设计,有效改善了军舰的耐波性和远航性能。此外,“巴罗索”级在延续了与“伊哈乌玛”级相同的上层建筑布局的同时,更加强调了舰体隐身的特点,虽然不能和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那样采用全隐身设计的舰艇相比,但体现了巴西造船工业努力追赶世界军舰发展潮流的努力。
国家:巴西
技术数据
- 名称:“巴罗索”级导弹护卫舰
- 建造时间:20世纪90年代
- 下水时间:2002年12月20日
- 服役时间:2008年
- 现状:现役
- 前型:“伊哈乌玛”级
- 满排吨位:2000-5000吨
- 活动范围:大西洋,太平洋
“巴罗索”级
技术数据
- 编制:132人
- 舰长:103.4米
- 型宽:11.4米
- 满载排水量:2,350吨
- 续航距离:4000海里/15节
- 航速:27节
乘员
武器装备
- (1)导弹:反舰导弹--法国宇航MM 40“飞鱼”反舰导弹;
(2)火炮:1门维克斯115毫米(4.5英寸)/55 Mk 8舰炮;1门博福斯“海魔”sAK 40毫米/70MK 3近程防御系统;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
(3)鱼雷:6部324毫米Mk 32(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霍尼韦尔Mk 46Mod 5 Neartip型鱼雷;
(4)诱饵:2部IPQM干扰诱饵发射装置;
(5)直升机:1架韦斯特兰“超级山猫”AH-11A反潜/搜索直升机。
结构特点
非常尖削的舰首,前甲板大角度倾斜至平板式前上层建筑。4.5英寸舰炮装于舰首至舰桥间三分之二长度处;高大的前上层建筑前缘陡峭。短小的桅杆位于前上层建筑后缘,顶部装有柱式桅杆,前缘倾斜。前后上层建筑间有隔断,“飞鱼”倾斜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朝向左右舷,大型封闭式主桅位于后上层建筑前缘,顶部装有对海搜索雷达。
宽大低矮的烟囱顶部为黑色,位于舰舯部后方后上层建筑顶部,40毫米/70近程防御系统位于机库后缘,飞行甲板位于主甲板水平面上,在开放式后甲板处下降。
使用情况
该舰于2002年12月下水后,所耗费的工期竟达到了惊人的60多个月,且还未能服役,直到2008年。